康熙嫔妃传   >   第九十二章:立誓
第九十二章:立誓
发布:2019-09-22 12:07 字数:2323 作者:18258013299
章匀唤花了许久的功夫,总算是将胤禩和胤祥分隔开来。
  二人虽然没有再继续斗下去,但各自心头的怒火仍然是没有完全消停。
  在皇宫里,德妃听说荣妃为了劝玄烨不要废储,在‘太和殿’外被掌掴,就亲自来到钟粹宫看望荣妃。
  德妃进了钟粹宫,荣妃见到她从外面进来,就立刻走上前去,开口说道:“皇上不让本宫出去,外面现在都怎么样了。”
  德妃回答说道:“外面闹得沸沸扬扬,朝中的大臣们,有拥立八阿哥为储的,有拥立四阿哥为储的,也有少数部分在劝皇上复立胤礽的。”
  荣妃继续说道:“怎么可以这样呢!”
  “臣妾也想不明白。唉对了!为何荣妃姐姐一直都在冒着危险保胤礽。”
  听着德妃的话,荣妃又回答说道:“身为他的养母,自然忍不下心看着他落到这步田地。其次,是皇祖母临终前,再三的嘱咐要保住胤礽的太子之位。但本宫最终还是无法做到,你说,这如何能够对得起她老人家。”
  “千错万错,都是胤礽自己的错。错在他不该做出那些不必要发生的事,更是错在他不该追求女子般的人生,朝中本来就很忌讳这事,更何况他还是储君。姐姐也算是尽力了,不必太过自责。”
  二人也说了好一阵子,然后就离开了钟粹宫。
  德妃没走多久,皇三子胤祉就已经从沙场回来,一进宫就立刻赶往钟粹宫看望荣妃。
  胤祉进了钟粹宫,与荣妃说了一会儿的话,荣妃就对胤祉说道:“看来你二哥要想重新恢复太子之位,怕是已经没有指望了。”
  胤祉回答说道:“本来就已经没有指望。”
  “怎么会这样呢!”
  “这又能怪谁,还不是怪他自己鲁莽,在行事之前不先考虑一下后果。”
  “他是有些鲁莽,但也不完全怪他。胤祉,你一定要帮他。”
  “额娘,废储是皇阿玛自个决定的事,儿臣怎么帮得了他。那是您还不知道,四弟和八弟因为争储,还在沙场斗了起来,就连十三弟,也参与到其中。”
  “真有此事?”
  “是儿臣亲眼看到的。皇阿玛身子骨不好,没有亲自带领出征,那沙场上可热闹了,自己人在打自己人,说出去都不知道脸到底要往哪搁。”
  荣妃想了一阵,然后又对胤祉说道:“既然他们都对储君之位如此醉心,你也不要闲着,要争也和他们争到底。”
  “难道额娘要让儿臣像别人一样去争储?”
  “额娘也不是完全要让你去争储,额娘是在想,你二哥现在已经被囚禁在咸安宫,自然不能亲自去将自己的爵位争夺回来。胤褆同样还在囚禁期间,如今你作为王首,就应该将属于你二哥的储君之位给争回来,待他重获自由的哪天,再转让给他。”
  “额娘,您就是这样对待亲生儿子的吗?把养子待得比亲生的还要重要。”
  “额娘并不是像你想的那样,额娘是不想和你皇阿玛一同违背列祖列宗,也不想欺骗太皇太后。爱新觉罗的江山社稷,本就传嫡不传庶。这不仅是先人们留下来的规矩,更是大清的规矩。”
  荣妃说了一大推的道理,胤祉还是无从答应,后来荣妃以死相憋,胤祉才勉强答应下来。
  不仅如此,荣妃还要让他跪在地上,对天发誓,必须要替胤礽将储君之位争夺回来。
  胤祉在荣妃的面前立誓过后,这才起身离开。
  玄烨回到皇宫后,就被惠妃的人请去了延禧宫。惠妃一边伺候着玄烨,一边小心翼翼的煽风点火,尽说些荣妃的不是。
  在永和宫那边,皇十四子胤禵刚回来,就将皇四子胤禛与皇八子胤禩在沙场上所发生的事告诉了德妃。
  德妃听了之后,一直在劝胤禛,叫他退出储君之争。可此时此刻的胤禛,哪里听得进去,不摔脸色给德妃看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  胤禛和胤禵在永和宫进完膳食,就各自打道回府。
  他们同母胞的兄弟离开没有多久,勤贵人就来到了永和宫。一进门看到屋里没有外人,就赶紧对德妃说道:“娘娘,事情闹大了。”
  德妃一听勤贵人的话说得莫名其妙,就连忙问道:“什么事闹大了。”
  勤贵人回答说道:“露映和楚莲在浙江诸暨清理了那些个盗匪之后,又开始对当年扣押嫔妾等人工钱的几家绣坊着手。”
  德妃追问道:“那她们都做了些什么。”
  “听回来的探子禀报说,她们二人原本是要让带去的人亲手毁了那几家的小绣坊。可是后来又想,身为贝勒侧妃,做起来又太过显眼,所以就换了另外一种方式报复。”
  “那她们究竟是换了什么样的方式?”
  “听探子们说,露映和楚莲讨论了一整天,发现刺绣在大清王朝里,原来不仅仅只有越绣,而且还有举世闻名的苏绣。越绣的名气虽然不是很大,但大大小小的绣坊,却占据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。然而苏绣的面积,也分布在那时候的吴国领地……”
  “然后呢!”
  “然后她们就直接花了许多银子,让自己的人与刺绣商一同入股。后来,就要求刺绣商劲量减少与越国刺绣的合作,大多数所需要刺绣的布料,几乎都运向吴国,与吴国合作……。”
  “因此,吴国刺绣的货物才延绵不断。导致越国刺绣的货物无法跟得上,甚至有些小的绣坊,陆陆续续的倒闭。”
  “正是如此,娘娘。看得出来,越国和吴国的恩恩怨怨,虽然已经过去了若干年。直到现在,两国虽然互不干涉,但后人们也不见得有什么往来。”
  “说到露映和楚莲,本宫平时还真的低估了她们两个,当年曾经立誓,一定会回来报复。没想到如今真的做到了,她们所使用的方式不算简单,既不伤了和气,也没让人察觉出来。”
  “嫔妾今后打算,让她们这样继续做下去。对于会稽一带的大小绣坊,能够避开的,就劲量避开,不要阻碍到人家。至于诸暨一带,那些以扣押绣娘的工钱为生的绣坊,一家也不要放过,最好是让他长期下来,都接不到活。”
  “本宫倒是觉得,原本廉洁奉公的诸暨,怎么就让这几家小绣坊给玷污了呢!管理这方面的人员也不负点责任,任由这些小绣坊继续胡闹下去。”
  “可不是嘛!娘娘说的一点也没错,原本廉洁奉公的诸暨,声誉就毁在了这几家小绣坊的手上,这要是让外界人士知道了,会怎么去看待整个诸暨。”
勤贵人越说越气愤,后来都不想再继续说下去。